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1的文章

情緒陪伴不等於社工服務

圖片
近期一位臺灣大學社工所學生,以從事社會實驗的心態,於2021年初開始經營「出租孟孟」臉書粉絲專頁。她希望利用自己的社工專長和人格特質來提供情緒勞動給需要的人,並增加自己的收入,也想藉此幫社工們發聲,呼籲社會重視社工的薪資與回捐問題。 自從「出租孟孟」在「出清(臺大面交)」與「臺大學生交流版」等社群網站平臺積極地宣傳自身服務後,許多議題像是「社工價值的定義」與「是否有違背社工倫理」等,如雨後春筍般地逐漸浮上檯面,引起社工師們與師生們的熱烈討論。孟孟認定的社工價值有「以人為本」、「尊重多元差異」、「關懷弱勢權益」及「追求社會正義」四大面向,並認為單方面要求社工系學生成為更好的人,卻不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好,恐怕有捨本逐末之嫌。 然而,其提供的諸多服務如「家教課輔伴讀」、「單純陪伴傾聽,給予適度回應」、「男性基本穿搭、約會互動禮儀」、「陪聊天、陪吃飯、陪讀書、陪逛街、陪就醫、陪洗牙、幫慶生、陪見家人」及「皮膚保養心得交流」等,是否符合其所定義的社工價值?此些服務是否適合以社工之名來提供?筆者認為有待商榷。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臺灣師範大學的游美貴教授於接受採訪評論此事時,即闡述社工價值為:「被訓練去幫助個人、群體或系統,協助遇到困難的人回到正軌。」且社會工作養成教育又可分為直接和間接兩大區塊,前者係將服務直接輸送到個人或家庭;後者則從系統或結構性改變著手,由個人或群體進行倡議或倡導,最後促成政策的改變。她更提到出租孟孟是以社工所學生之名,但提供每個人都可以做的服務,許多社工系所學生會認為社會工作的範圍不僅止於「陪聊天」、「陪吃飯」或「陪逛街」,且更重要的應該是服務的「對象」而非方式,因此出租孟孟的行為恐怕不符合社工價值,也不會被定義成為提供社工服務。 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是在處理社會上各式各樣的衝突,服務的對象不會因為種族、性別、性傾向、族群或生存地區而有所差別對待。透過社工養成教育、結合群體力量,呼籲法律及政策有所改變以落實弱勢群體的權益保障,是社工者們不斷努力的目標。且隨著時空背景推移,多元、新興的社工議題不斷發展而出,導致社工教育亦隨之演進,當今社工教育除了加強危機的處理與應對,也重視在災難現場接住傷者或家屬的負面情緒,同時協助當事人各路資源的連結,並針對問題設計出應對方案,絕非單純地提供陪伴服務而已。 雖然社會上仍然有人將「社工」與「無償志工」劃上等號,但經過

兩岸社工發展的差異- By Hazel

圖片
      這篇文是Hazel寫的,他是我 研究所的陸生好朋友, 主要講述兩岸社工發展上的差異,不同於以往的是過去兩岸社工差異的議題大部分都是以台灣人的角度去思考,而這篇文改成以「對岸」的角度來撰寫,歡迎一起來看看我們台灣的社工發展在陸生眼中是如何呢? 與大陸僅有一海之隔同為華人地區的台灣,在社工機構的發展模式與形態上也與大陸的社工機構發展模式有很大的差異,台灣早期社會福利的發展主要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給予經費支持,讓私人福利機構提供直接服務並維繫其組織生存。 1980  至  1990  年代間,台灣社會則面臨了經濟成長所產生的結構性變遷,加之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使得台灣政府通過許多重要的社會福利法令,社會福利相關支出不斷升高,福利服務的內容亦不斷成長。此時,福利服務的私有化、社區化及去中心化雖是台灣社會福利發展的重要趨勢,但在私有化部分仍未能全面開展(詹火生、林慧芬,  2003 )。 由此不難看出,由於經濟的發展和相關社會福利政策的推進,使得台灣社福機構的發展十分迅速,台灣民間的社福機構大多有財團或政府委託的經費支持,社工機構的類別也大多由服務對象或服務模式的不同進行分類,各縣市也會有大機構的分機構,例如,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以下簡稱家扶),在台灣各縣市也都有地方的家扶與各縣市政府合作為當地居民提供服務,也正因如此家扶在台灣的各個地區也有較高的知名度,與大陸當前的社工機構不同的是台灣的機構有較為完善的社會福利相關政策支持,有較多的資金來源,更重要的是有較好的品牌效應,使得民眾對於社福機構的服務十分支持與認可。 而在大陸,由於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亟待解決,然而當時政府並沒有及時推出相關的社福法規來加以規範,使得原本發展時間較為短暫且呈井噴式的社會工作服務沒有相關配套措施,直到近幾年,民間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開始在很多地區生根發芽,也在政府的引導下不斷地成立社會工作機構試點及社區將西方傳來的社會工作理論與當地的風土民情作結合,試著對社會工作進行本土化的發展改革,顧湘( 2015 )在《我國社工機構發展模式及比較》中談到經過  10 年的發展,社會工作機構已經形成了政府運作為主型、政府與社會組織結合型、社會組織運作為主型、企業參與社會工作型等多種模式 ,各模式特點不同,均有利弊。彭善民( 2009 )也在 《上海社會工作機構發展實況及反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