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論文寫作小教室】 - Lesson 1 第二章文獻探討的重點

最近不少研究生可以趁疫情待在家中好好拚一下論文進度,這次帶來小太陽的論文寫作小教室,希望對研究生們有幫助 :) 這次為大家帶來第二章文獻探討撰寫重點: 1 、不要過度引用 看文獻要擷取作者的重點,並且「 適當的 換句話說 」,彙整、融合,就算是英文文獻,全部翻譯也是會有抄襲的問題,系統抓得到;此外, 避免「過度引用」 ,比如一張A4一半以上的篇幅都使用同一篇文章,會有問題,所以應該分散、取重點,不要落落長。 2 、找答 案 第二章目的是從現有、較新的文獻中找到問題的論點與說法,就是你想要從裡面「 找答案 」,然而,也因為過程中找不到你要的答案,所以在「 小結 」除了歸納你看到的,也要說明還有哪些東西還找不到答案,因此也再度強調你的研究的重要性(問題意識)。 3 、標題精準 第二 章的各個標題不要用疑問句;第二 章下標力求精確,比較炫的標題,可以留待第4、5章分析時 使用。有 數據 很好,但用太多會失焦,要更簡潔的聚焦論述。 4 、善用小標題 每一節內容的架構安排,可以有個宏觀到微觀,或是微觀到宏觀的方向性,每個段落給予小標題, 加強論述的脈 絡 。

情緒陪伴不等於社工服務

圖片
近期一位臺灣大學社工所學生,以從事社會實驗的心態,於2021年初開始經營「出租孟孟」臉書粉絲專頁。她希望利用自己的社工專長和人格特質來提供情緒勞動給需要的人,並增加自己的收入,也想藉此幫社工們發聲,呼籲社會重視社工的薪資與回捐問題。 自從「出租孟孟」在「出清(臺大面交)」與「臺大學生交流版」等社群網站平臺積極地宣傳自身服務後,許多議題像是「社工價值的定義」與「是否有違背社工倫理」等,如雨後春筍般地逐漸浮上檯面,引起社工師們與師生們的熱烈討論。孟孟認定的社工價值有「以人為本」、「尊重多元差異」、「關懷弱勢權益」及「追求社會正義」四大面向,並認為單方面要求社工系學生成為更好的人,卻不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好,恐怕有捨本逐末之嫌。 然而,其提供的諸多服務如「家教課輔伴讀」、「單純陪伴傾聽,給予適度回應」、「男性基本穿搭、約會互動禮儀」、「陪聊天、陪吃飯、陪讀書、陪逛街、陪就醫、陪洗牙、幫慶生、陪見家人」及「皮膚保養心得交流」等,是否符合其所定義的社工價值?此些服務是否適合以社工之名來提供?筆者認為有待商榷。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臺灣師範大學的游美貴教授於接受採訪評論此事時,即闡述社工價值為:「被訓練去幫助個人、群體或系統,協助遇到困難的人回到正軌。」且社會工作養成教育又可分為直接和間接兩大區塊,前者係將服務直接輸送到個人或家庭;後者則從系統或結構性改變著手,由個人或群體進行倡議或倡導,最後促成政策的改變。她更提到出租孟孟是以社工所學生之名,但提供每個人都可以做的服務,許多社工系所學生會認為社會工作的範圍不僅止於「陪聊天」、「陪吃飯」或「陪逛街」,且更重要的應該是服務的「對象」而非方式,因此出租孟孟的行為恐怕不符合社工價值,也不會被定義成為提供社工服務。 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是在處理社會上各式各樣的衝突,服務的對象不會因為種族、性別、性傾向、族群或生存地區而有所差別對待。透過社工養成教育、結合群體力量,呼籲法律及政策有所改變以落實弱勢群體的權益保障,是社工者們不斷努力的目標。且隨著時空背景推移,多元、新興的社工議題不斷發展而出,導致社工教育亦隨之演進,當今社工教育除了加強危機的處理與應對,也重視在災難現場接住傷者或家屬的負面情緒,同時協助當事人各路資源的連結,並針對問題設計出應對方案,絕非單純地提供陪伴服務而已。 雖然社會上仍然有人將「社工」與「無償志工」劃上等號,但經過

兩岸社工發展的差異- By Hazel

圖片
      這篇文是Hazel寫的,他是我 研究所的陸生好朋友, 主要講述兩岸社工發展上的差異,不同於以往的是過去兩岸社工差異的議題大部分都是以台灣人的角度去思考,而這篇文改成以「對岸」的角度來撰寫,歡迎一起來看看我們台灣的社工發展在陸生眼中是如何呢? 與大陸僅有一海之隔同為華人地區的台灣,在社工機構的發展模式與形態上也與大陸的社工機構發展模式有很大的差異,台灣早期社會福利的發展主要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給予經費支持,讓私人福利機構提供直接服務並維繫其組織生存。 1980  至  1990  年代間,台灣社會則面臨了經濟成長所產生的結構性變遷,加之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使得台灣政府通過許多重要的社會福利法令,社會福利相關支出不斷升高,福利服務的內容亦不斷成長。此時,福利服務的私有化、社區化及去中心化雖是台灣社會福利發展的重要趨勢,但在私有化部分仍未能全面開展(詹火生、林慧芬,  2003 )。 由此不難看出,由於經濟的發展和相關社會福利政策的推進,使得台灣社福機構的發展十分迅速,台灣民間的社福機構大多有財團或政府委託的經費支持,社工機構的類別也大多由服務對象或服務模式的不同進行分類,各縣市也會有大機構的分機構,例如,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以下簡稱家扶),在台灣各縣市也都有地方的家扶與各縣市政府合作為當地居民提供服務,也正因如此家扶在台灣的各個地區也有較高的知名度,與大陸當前的社工機構不同的是台灣的機構有較為完善的社會福利相關政策支持,有較多的資金來源,更重要的是有較好的品牌效應,使得民眾對於社福機構的服務十分支持與認可。 而在大陸,由於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亟待解決,然而當時政府並沒有及時推出相關的社福法規來加以規範,使得原本發展時間較為短暫且呈井噴式的社會工作服務沒有相關配套措施,直到近幾年,民間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開始在很多地區生根發芽,也在政府的引導下不斷地成立社會工作機構試點及社區將西方傳來的社會工作理論與當地的風土民情作結合,試著對社會工作進行本土化的發展改革,顧湘( 2015 )在《我國社工機構發展模式及比較》中談到經過  10 年的發展,社會工作機構已經形成了政府運作為主型、政府與社會組織結合型、社會組織運作為主型、企業參與社會工作型等多種模式 ,各模式特點不同,均有利弊。彭善民( 2009 )也在 《上海社會工作機構發展實況及反思》一

當我走在社工路上

圖片
  又來到了令人喜悅的春季,初春之際是萬物新生的時節,度過了一個寒冬,又是一年嶄新的開始。每年 3 月的第 3 個星期二是世界國際社工日,世界各地的社工團體,藉由「世界社工日」,使社會大眾認同社工專業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並且讓世界各地的社工伙伴們藉此機會交流各種文化以及社會挑戰。而大家所熟知的 4 月 2 日是「臺灣社工日」,源自於中華民國 86 年 4 月 2 日所頒行的《社會工作師法》。社工日的意義,不只是發揮上述世界社工日的精神,也是社工界的精神象徵。 【 第一次與社工的接觸 】 這個故事要從好久好久以前開始講起,曾經以醫學院為目標,到醫院服務是我一直以來想做的事情,於是高中二年級時,便和同學組成了志工團到學校附近的聖保祿醫院當志工,帶我們認識環境的是一位穿著白袍的姐姐,後來才知道原來當時那位姐姐就是「社工師」呀!這就是我第一次與社工的接觸。還記得當時第一次做的志工服務就是充滿挑戰又具有衝擊性的急診志工呢! 【當我走在社工路上】 沒想到大學後的自己也跟著走上社工路,大學申請填到了醫學院裡面的社工系,當時懵懵懂懂的我也不知道社工系是什麼,只知道就是「一個助人的專業」,高中時期就很喜歡到處做志工的我,結識了許多前輩,大學得知要就讀社工系之後和許多前輩聯繫,也慢慢了解到「社工系」的工作與精神,社會上對於「社工」這個行業,存在著許多疑慮,身邊的人聽到總會納悶地回「蛤?你在念社工系喔?那個不是辛苦又沒錢嗎?」雖然這個行業真的是有許多黑暗面,確實也辛苦薪水又少,不符合服務成本,但工作中所獲得的成就感遠遠大於那些數字。當然,我覺得大環境還是應該提高社工薪資比,讓「社工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案主。 【多元化的社會工作】 隨著時代推移,社會工作漸趨多元化,眾所皆知的三大工作方法 - 個案、團體、社區之外衍伸出藝術治療、園藝治療、音樂治療、工作坊、動物社工等,社工背景相關的服務工作越來越多元,除了大家熟知的協助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精神病友、高風險及弱勢家庭、脆弱家庭、老人照護、臨終關懷外,更包括家庭暴力、兒少保護、性侵害、原住民、新移民以及發生重大災難後的緊急應變處理工作、資源連結等範疇,在各地方政府社會局、社區、醫院、安置機構、法院、監獄等多處地方都能看見社工的蹤影。在助人工作之中,社工們在很多時候都是在社會新聞爆發後,被推上檯面,例如近期的五寶爸事件等。在工作的路途中社工往往

以電影《摯友維尼》中的原型與隱喻-以榮格心理分析觀點探索童年內在小孩的意象 By 多爾瑞斯

圖片
這次要分享的是, 以電影《摯友維尼》中的原型與隱喻 - 以榮格心理分析觀點探索童年內在小孩的意象, 這篇文我超喜歡的,多爾瑞斯是我的大學同學,我們都很喜歡小熊維尼,現在多爾瑞斯正在就讀諮商所,歡迎喜歡維尼的朋友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壹、 電影《摯友維尼》故事簡介         小熊維尼童話中唯一的主人翁 - 克里斯多弗羅賓,因父親將自己的兒子,為他打造一座神秘森林以及一群動物朋友,陪伴克里斯多佛羅賓度過快樂的整個童年,而 《摯友維尼》這部電影則是以成長後的克里斯多佛羅賓主,小羅賓必須成長離開百畝森林與小熊維尼、跳跳虎、小豬、屹耳等好朋友道別。那一刻,羅賓告別了兒時的玩伴,也代表了他告別童年一切的美好。離開百畝森林的羅賓必須面對人生一大課題—『成長』。他經歷了父親去世、結婚生子、戰爭和無休無止的工作。因為父親的離世,克里斯多佛羅賓必須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孩,很快成為一家之主;結婚生子以後,他肩負起要做一名好丈夫與父親的責任;戰爭之時,他面對的是身為軍人的責任,大至國家人民的安慰,小至身邊部隊戰友的生命之託;最後回到永無止境的上班族生活。離開百畝森林後的羅賓,定居在倫敦,在一家行李箱公司擔任『效率經理』。羅賓遭遇到經濟不景氣的動盪年代,他為了挽救公司事業危機,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是羅賓正在面臨的難題,而家庭的矛盾在這些不經意的舉動中逐漸積累,原本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但這就意味著沒有多餘的時間用來陪伴家人,也背棄了對女兒的承諾。成年後忙於工作的羅賓徹底迷失在成人的世界中。而在另一方,起了濃霧的百畝森林,維尼也找不到其他朋友,長鼻怪和聞死鼬會吃人的傳說讓維尼更加擔心朋友們的安危。維尼站樹洞前,這樹洞是小羅賓進出百畝森林唯一通道,維尼正準備轉身離開時,樹洞的門被打開了,並隱約聽見羅賓的聲音。維尼勇敢的向前,往樹洞的另一方走去後,就出現在現實世界的公園,遇到了種種困難且無計可施的羅賓。當羅賓遇上童年最好的朋友維尼時,面對突如其來的到訪感到焦慮與適應,眼前公司的危機讓他焦頭爛額,沒有過多的精力照顧維尼,因此想要立刻把維尼送回百畝森林。一路上,熱情、天真的維尼雖然帶給羅賓很多的麻煩,但他還是依然看重這位好朋友,買兒時大家最愛的紅氣球、當維尼被小孩當成是一般玩偶搶走時,羅賓會果斷搶回,羅賓的童心一路上也逐漸被喚起。維尼帶著他重回到曾經擁有美好又快樂的百畝森林,

世代、教育的差異與對話:論社工的教育養成

圖片
很榮幸這次可以邀請到大前輩飽螺,相信社福界夥伴對「飽螺的社工甘苦便條紙」應該不陌生,這篇文我和飽螺來探討 論社工的教育養成。 臺灣愈來愈需要社會工作者,但社工人員的數量不足,勞動條件又不理想。因此,衛生福利部自 108 年 9 月宣佈社會工作人員薪資制度計畫, 109 年 1 月 1 日起就正式實施,至今已滿一年。但是「社工專業地位」有沒有實質被提升?社會工作人員有真的領到新制的薪資嗎? 社福界朋友應該都有聽過,前臺大社工系林萬億教授曾在 2017 年提到科大社工系畢業專業性不足的問題,也看過郭志南 (2017) 的「 社會工作裡,林萬億們沒說清楚的事- 重探科大社工的教育爭議 」,因此,在本文中,紀錄了邱瑀庭與知名社工網紅《飽螺的社工甘苦便條紙》 — 陳飽螺的對談。邱瑀庭是私立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畢業,也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研究生;而陳飽螺則是私立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畢業,也是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雖然兩人都取得「社工師證照」,但因為教育和訓練體系不同,對社工教育的觀察有些不同的經驗及看法。以下的紀錄,就可以體現不同世代及不同體系的社工,對於社工教育和社工實務的看法。而在紀錄對談紀錄之後,則是邱瑀庭的綜合分析。 陳飽螺與邱瑀庭的對話 一、社工的基本養成對未來工作之影響 陳飽螺:社工教育的落差,從學制上的差異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現階段臺灣的社工養成之路有四條,分別是四年制的普通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科技大學的社會工作學系,二技的社會工作系,以及學分班。不論是念 2 年、 4 年或是修完學分,完成學業後都可以應徵社工一職。在學校澆灑的內容多寡,也影響了社工未來工作的核心價值。記得以前的督導曾經對我說「工作中一定會有一些核心思想或是用比較熟悉的學派來工作」,我想這些都是我們在工作中遇到不同問題必然會抉擇的解決模式,但面對不同學制的養成,從我自己的工作經驗通盤來看,學生們在學的訓練時間也影響未來工作品質。 邱瑀庭:上述為飽螺的觀點,我也非常認同,在 2018 年的一場醫務社工實習行前訓練,我就明顯可以感受到老牌大學社工系的實務與學術訓練非常扎實,學生能夠立即反應出相對的處遇。實際到工作場域實習後,更可以發現四年制大學的夥伴對於實行社工專業上更顯得心應手,而部分學分班的同學也許是因為必須在短時間內消化別人四年讀的專業科目,服務上難免手忙腳亂,

當人權捍衛者與醫護工作者相遇- by Kelly Lai

圖片
        她是 Kelly Lai ,曾經是 #人權工作者,現在轉到第二線 #癌友服務,前陣子在「我們都有病」病友社群上看到她分享的 #癌症希望基金會 病友資源,剛好近期接觸到許多癌友,於是希望他能分享一下在癌症希望基金會工作的心得,我們討論出了一個滿有趣的題目「 當人權捍衛者與醫護工作者相遇 」,這邊分享給大家!   --- 從第一線人權工作,到第二線癌友服務,雖然仍在非營利組織間走跳,但並非輕微的轉換。過去,有誰因為我和團隊的努力從監獄被釋放、遠離戰區,通通一清二楚。現在,身為幕後的抗癌工作者,姿態必定有些許的差異。   即使在癌症希望基金會任職,我鮮少有機會親密地接觸癌友。教育宣導部的主要業務為開發衛教出版品、和藥廠洽談企業社會責任的公益合作、讓醫護知識更可近、宣導防癌理念等。因此,我被迫學習緊緊抓住所有感人的瞬間,提醒自己這些辛苦的工作意義為何。每年,我們都在醫院裡舉辦流行音樂會,有病人吊著點滴來、有病人邊聽歌邊吃藥,除了基金會的直接服務據點溫暖地邀請癌友們來上課、諮詢,我們也走進醫院,讓它不再冰冷、建造充滿希望的空間。癌症學院的學長姐回娘家(基金會)、醫師們見證病人人手一本衛教手冊、名人願意用心做公益、同事們賣命服務等,皆是我充電的瞬間。   沒有醫護背景、沒有待過醫院,我有的是體制外的赤裸還有圈外人的視角。不過,赤裸可能成魯莽,在不輕視自己的判斷和尊重醫護同仁的專業之間取得平衡,是極為重要的學習。我的經歷有助於防癌宣導和同理練習,讓我得以以ㄧ般大眾的身份盤點我們輸出的衛教資訊是否夠白話、易懂,更能夠體會如何感動非醫護人員,邀請全民支持無癌世界的願景、共同編織縝密的社會安全網。另外,建立在人權倡議經驗上的論述專業,助我陪伴團隊遠離「健康的人  vs.  不健康的人」這樣不友善的二分法。健康應被當作光譜看待,也應被賦予具有包容性的定義。並非癌友即不健康的人、不曾罹癌就是健康。我極為在意一個議題、一段故事,是如何被講述的,是否徹底透明、誠懇。我們的用詞和表達方式,有全然翻轉生命的力量,在癌症照護的慈善工作中,也應好好重視。   我最掛心的不是那些讓我霧煞煞的拉丁藥名有沒有更新,而是世上的這一大群人在罹患癌症之後,他們的生活長作什麼樣子。一場生命劇變伴隨著許多瘡口及標籤,更有些我們自以為正向的期待。我們不許他們在化療後見到沒有頭髮的自己沮喪、我們不許他們不